四、一线品牌房企以及房地产央企、国企动态
1、地产四龙头半年报出齐,业绩基本均良好
上半年,“万保招金”四家企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8.12亿元、16.27亿元、10.5亿元和12.2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41%、16.56%、115.71%和327.02%。销售金额方面,万科、保利地产上半年销售额分别为367.7亿元、217.55亿元,同比增长19.5%和3.33%,这是两公司有史以来最好的销售业绩。金地集团称,因上半年库存偏少,无充足房源可供销售,销售额为53.76亿元,同比减少37.31%。另外,各房企都表示下半年供应量将有所增加。
2、一线城市国企拿地比例明显上升,房地产央企及地方国企“争地主”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成交总价前十名的地块中,多数被国企收入囊中。具体来看,北京、上海分别有9块土地为国企开发商获得,其中分别有3家为央企(或央企参与),其余6家为地方国企;而深圳和广州拿地的国企分别为6家和5家,其中绝大部分为央企,地方国企分别仅有1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城市在新政后成交的总价最高地块,无一例外为央企或地方国企获得。从一线城市总价前十位的地块拿地企业来看,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拿地比例正在上升。深圳最为明显,新政前国企在总价前十地块中所占比例仅为4成,但新政后上升到近7成。北京、上海和广州也存在类似现象。
笔者认为,6月底以来,房地产央企疯狂拿地,而近期央企和地方国企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争当地王,既有“土地市场抄底”和地方政府出于土地财政需求大量“推地”的因素,但也显示楼市后市调控效果不容乐观。
五、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楼市动态
1、新政后南京楼市共有19家新盘亮相,其中近一半楼盘已经开始提价。
不少新盘以较低的价格入市,开发商也赢得了销量的同时,也获得了久违的“信心”。 一些楼盘随着房源的走俏,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起来。一些楼盘有存在故意制造一种房源紧俏的可能,营造热销假象。
上周的“笔者讲房产”就说要警惕开发商制造小幅度降价后热销假象,消费者不要心里发虚。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有进一步下调空间,消费者大可不必急着盲目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