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氏首页 - 新闻 - 博客 - 探古 - 家谱 - 祭奠 - 商务 - 名人 - 宗德 - 图库 - 研究会 - 电子刊物 - 论坛
loading...
新闻日历
无锡等地的冬至习俗
时间:2016/12/20 14:59:08 出处:无锡史志 作者:虎纹剑兰(转载) 1591次

      史传,冬至这天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故今无锡等地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连云港称为“短日节”,徐州叫“立大冬”。谚称“立大冬,长一葱”,意指此后白天渐长。它与春节受到同等重视,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过冬至节叫“过小年”。冬至前一天称“小年”,无锡、苏州称“冬至夜”,连云港称“冬晚上”。冬至正日叫“大冬”、“正冬”。过冬至节为“过冬”。民国初,定冬至为冬节。

  旧时,冬至节前数日,亲友互送礼节,下属和佣户向东家送年贺,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日,学塾、手工作坊、商店均放假。扬州歌谣:“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假,学生不把(给)钱。”南京的商店和作坊亦休假,士民相互祝贺,谓之“拜冬”。

  冬至节,家家祀祖先,全家吃面条。大冬祀神、祀祖供酒菜,大多在家烧纸祭祀。仪征等地冬至节祀土神和火神。武进潘家桥乡在冬至前后祭火神,用芦席在场角搭一小棚祭祀。送神时,把神像、纸钱、纸锭放在棚内焚化;起火后,鸣锣报警,然后取水灭火,近似消防演习。有的乡村请“师长”念咒贴符,求火神不再为祸本村,亦称“退南方”,无锡叫“谢南方”。

   聚族而居的地方祭祠堂,喝祠堂酒。家庭聚宴,多在冬至夜,菜肴丰盛。各地皆有“有钱的吃一夜,没钱的冻一夜”之类的俗语。

  无锡人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的前一天称“冬至夜”,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饭。如家里有人外出未归要留个座位,摆副碗筷,象征性地盛些饭菜,以示思念。吃夜饭前,先祭祖宗。祭毕,把菜回锅烧一烧。如不烧就吃,说是记忆力要衰退。饭里要放黄豆,叫“元宝饭”,饭碗里预先放两只熟荸荠,吃饭时把荸荠夹出来,叫“钳元宝”。冬至夜饭,有钱人家吃得很丰盛。

 冬至那天的早晨称“冬至朝”,吃隔夜做好的糯米团子,故有诗云:“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连云港海州地区冬至这天必吃锅煮的不焦的食物,谓明年的庄稼可不行黑穗病;中午煮老瓜(即南瓜),谓“过冬吃老瓜,不寒手脚不生冻疮”。冬至日腌酱瓜,换穿棉衣。徐州冬至吃冻疮瘩(一种形似猫耳的水饺,俗称“猫耳朵”),俗说“吃了冻疮瘩,不生冻疮疤”。扬州吃夏天所摘的南瓜,谓“受暑气之果可御冬寒”。

  这一天,人们把春天泡的樱桃酒涂搽在手、耳、脚等易冻的部位,以为可防冻疮。也有将收储的蟹壳烧焙,碾碎后用香油调合后涂抹的。民国时期,徐州曾一度兴盛儿媳为公婆制作冬至鞋、让公婆在冬至穿上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保老人安然过冬。

   以冬至晴雨测年内气候,谚语有:“干净冬至邋遢年”、“干冬至湿年朝”、“晴到冬至落到年,落到冬至晴到年”。从冬至数起,至九个九天寒尽。各地都有“九九歌”。徐州的“九九歌”为:“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中心腊,河里冻死连毛鸭;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喜荫地;九九八十一,送饭地里吃(意即农忙了)。”

  还有“九九消寒图”。取大纸画一横竖皆为九格的大方格,每格内印一红圈,从冬至日起,每天用墨填抹一个红圈,抹尽则九九尽。有心人则抹圆圈的一半,记天气情况。其法为:“上抹阴,下抹晴,左抹雨,右抹风,如是雪天点当中”。

  徐州煤矿工人冬至祀煤窑神,在矿井上下口处把羊头、猪头摆在两只大碟子上,矿工及家属焚香叩拜,祈求神保佑平安无事。

(责任编辑:过汉城)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线电话:0510-82629001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