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过郡马祠复建以来过氏分会活动简介:
惠山过郡马祠自2005年开始复建以来,无锡过氏裔孙随即参与祠堂的布展。于2006年10月27日有25位宗亲举行了小型的祭祖活动。接着在11月6日赴山东东莱山夏代过国《二侯祠》寻根祭祖。由次起,每年4月上旬,都在《过郡马祠》重启春季祭祖典礼,至今已达九次。同时还在湖南攸县大州过家村、安仁县过家到;云南永胜县过营村;苏州广福过家祖堂;安徽和县太溪过家村;山东东莱山等处重启祭祖典礼。
尤其在惠山古镇《过郡马祠》的祭祖典礼,祭祖规模年年扩大,从最初的200余位宗亲,到近2千位宗亲参加。北京、苏州、浙江、安徽、湖南、云南、常州、广州、等海内外和台港澳宗亲组团专程到惠山祭祖。过氏文化研究会考虑无锡不是过氏的发源地,但是,努力把无锡形成为海内外过氏的联络中心。由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过氏文化》一书,系统介绍了过氏的夏代古过国的历史文化、惠山《过郡马祠》和山东莱州夏代过国和戈国诸侯的《二侯祠》的祠堂文化、从1384年延续修到现在的《无锡过氏大统宗谱》的谱牒文化、始创建于清乾隆38年的“过氏义庄”和‘蓉阳书塾’及‘普济堂’等积德行善举的义庄文化和宗族文化等。发行了30期《过氏文化>报,每期印5千份,报道无锡过氏文化研究的动态和成果;介绍历史上和当代过氏杰出人物和事迹;表彰对过氏文化研究作出贡献的过氏宗亲和关爱、支持、帮助过氏文化研究的各界友人等。建立‘过家姓’网站通过网络载体联络海内外过氏裔孙。
无锡过氏每年举行春祭和冬会,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次都注入不同的内涵。如:把《家训》、《家规》、《家箴》引入祠堂,使祠堂成为行为教育的基地;在祠堂举行“过百龄”像入祠仪式,使过百龄成为惠山祠堂群新中国第一位隆重入祠的先贤,为无锡‘琴棋书画’独缺棋宗填补了空白;在祠堂举行过郡马彩绘神像揭幕和各支派先祖位牌入祠典礼,使无锡过氏29个支派宗亲踊跃参与;举行了无锡过氏大统宗谱入祠典礼,发动过氏青少年裔孙与齿、德、位、辈俱尊的长者,手传手的‘代代相传’,把第12巡《和》集宗谱一本本地传进祠堂;在祠堂首次成功举行了裔孙的‘成人’典礼,教育青少年奋发上进,爱国爱民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祠堂举行裔孙的‘花甲、古稀、耄耋’寿庆活动,把尊老爱幼的传统发扬光大。
这样,使广大过氏宗亲更关爱祠堂文化的建设,每年过氏祭祖有一个独特的风景线,就是过氏宗亲排起长长的队伍捐款和在先祖像前磕头。当时年仅26岁的宗亲自发捐助过郡马彩绘神像、神龛、各支派先祖位牌。玉祁镇数位年高80多岁的老宗亲,回忆起明代过家祠堂门前一对青石石鼓在‘大炼钢铁’时他们偷偷埋到河里,现在新农村改造就要挖出来,他们不顾年迈体弱轮流看住不让拉走。然后,自己出资雇车送到惠山过郡马祠,成为过氏祠堂真正的明代原物。苏州有一对过氏兄弟,自发捐赠过氏祠堂门前一对金山石石鼓。有五年祭祖,过氏宗亲组织龙灯队、腰鼓队和戏剧表演队为祭祖典礼增光添彩。过氏还制作了12面旗帜:夏代过国诸侯王、南渡救驾过象贤、宋代郡马过孟玉、敕镇茶陵过士恒、明代千户侯过仁、明清棋宗过百龄、临安殉节过扶摇、过氏义庄八士桥、蓉阳书塾芙蓉山、以乡善士过谨言、赈灾义士过智修、保险首揆过福云。以宣扬历史过氏优秀人士。
第二部分:过氏分会拟定惠山过郡马祠的布展方案:
一、门楼:拟移植古过国的历史资料,到上海、大连和故宫博物馆复制‘过国琮’、‘过侯爵’和有16个铭文的‘过伯簋’、古过国疆域图和都城遗址图等。以宣传过氏四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二、庭院和内走廊:拟勒石镌刻树立三十余块碑,以进一步增添《过郡马祠》的文化积淀内涵。
1. 历代名人为过氏宗谱序书法手迹碑。
①。宋代过郡马书法手迹《扈从圣驾游小山诗》碑。
②。宋代状元张孝祥、明代状元孙继皋、清代状元彭启丰等的书法手迹碑。
③。无锡乡贤邵宝、顾宪成、邹迪光、周弘、顾贽、张泰开、邹一桂等的书法手迹碑。
④。国民党元老谭延闓的书法手迹碑。
⑤。民国六年大总统题褒过张氏、题褒过邹氏《志洁行芳》碑;题褒过炳然《任卹可风》碑。
2. 宋、元、明、清历代过氏家训、家规、家箴碑。
3. 前巡和本巡过氏宗德芳名碑。
三、享堂:拟按照宋代皇亲国戚和明清官祭规格布展。
1. 在享堂门前安装明代原过氏祠堂旧石鼓蹬一对
2. 供奉宋代郡马孟玉公木雕彩绘神像于享堂正中神龛。并供奉附祀官祭先祖位牌。
3. 增《宝纶堂》匾额悬挂于正中。
4. 移《南渡褒忠》匾额悬挂于上首。
5. 增民国六年大总统题褒过灿《一乡善士》匾额悬挂于下首。
6. 供奉宋代都督象贤公神像;明代士恒公神像、仁公神像、扶摇公神像、最木公神像、百龄公神像;清代‘过氏义庄’创办者义园公神像、谨言公神像于两侧配祀。
7. 供奉各支派先祖位牌和再分支派先祖位牌于两厢神龛。
四、寝堂:
1. 安放历巡《无锡过氏宗谱》;各种祭祖器具、旗帜和先祖神像。
2. 展示历代忠君爱国先贤的传记故事和历代皇帝表彰过氏先贤的敕诰。
3. 展示乾隆年间《过氏义庄》申报审批和圣旨御批资料、过氏创办的《蓉阳书塾》和‘普济堂’、‘一乡善士’等资料。
4. 展示《无锡过氏总世系图表》。
五、种德楼:位于《过郡马祠》东侧的‘种德楼’是明末清初过百龄授徒弈棋之所,是最具原真性的《过百龄棋坊》原址。拟复制惠山上的“棋磐石”,并与无锡棋类协会合作恢复《过百龄棋坊》。
1. 在楼房屋檐下悬挂《种德楼》匾额,以恢复惠山著名景点原貌。
2. 展示‘一代棋宗过百龄’的传奇故事和《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等实物;播放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过百龄与林符卿对局》、《过百龄、周懒予十局》等录像。
3. 展示新中国首届全国围棋冠军过惕生,以及过旭初、过惕生昆仲潜心培养出聂卫平等围棋国手的事迹,征集或复制过旭初、过惕生后人保存的有关实物资料,从而填补无锡缺乏棋界精英的空白。
第三部分:无锡惠山《过郡马祠》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过氏分会,要努力为《过郡马祠》添置硬件和软件,特别要发动过氏宗亲捐献原件原物,使祠堂真正符合宋代皇亲国戚祭祀规格的标准。拟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每年四月五日上午举行《过郡马祠》春祭。组织海内外过氏宗亲集合于惠山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典礼,并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二、每年冬至前后举行无锡过氏分会年会。
三、编撰《过郡马祠》介绍讲解文稿,组织过氏宗亲志愿者义务到祠堂开门值班,向参观者介绍过氏和十六姓氏的故事。销售纪念品。
四、组织过氏宗亲到祠堂举办出生典礼、入学典礼、成人典礼、婚嫁典礼、寿庆典礼等活动。使老祠堂发挥新功能。
五、安排过氏宗亲在祠堂做好安全保卫、清洁卫生,负责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做到无论白天黑夜,都有过氏宗亲在祠堂。
六、不定期举办过氏书法、绘画、摄影、收藏等展览。
七、邀请国内外棋类名家高手云集无锡,举行各种规模的棋类比赛。
八、举办各类青少年棋类培训,以提高无锡棋类水平。
九、销售有关《过百龄》商标品牌的棋类文化用品和纪念品。
十、通过各种运作,形成产业链。以文化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反哺公益文化。可对惠山古镇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过氏文化研究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