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过氏始祖宋徐王郡马过孟玉,原籍安徽和州太溪村,因随其父过象贤勤王护驾南渡有功,宋高宗赐府第于锡山南塘黄藻里(今东亭)。经几百年繁衍生息,其子孙分处四乡八里,在锡北八士镇一带集居较多。特别在八士镇区,过姓者占有较大比例,为当地姓氏大族。族人为便于祭奠先祖,于明末清初在镇之西街建造宗祠,祭奠锡山始祖宋郡马公过孟玉。由于八士镇处于无锡北乡,当时交通不便,在祭奠时其远居者往往不能准时咸集。为此于清朝隆初年,由族人提议重建宗祠于惠山之麓,过梅峰等人率先捐资,族人公捐。宗祠建于惠山山门口,祠始祖过孟玉。其八士镇西街祠堂则改为祭奠迁八士镇始祖、锡山过氏第八世孙过岩专祠,并兼用于过氏义庄办公用房。义庄由过义园捐田千亩创办,为宗族内之慈善机构,办理瞻养族内孤鳏寡独人员,对贫困族人死后施以棺材及发放埋葬费用,荒年对族人发放补助粮食以及办学经费等。
八士镇在芙蓉山北,系无锡乡镇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自古以来均以设私塾授课为主,教以孔孟之道。在"废科举、办学堂"之号召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地方人士过子华、过复三等人发起筹建"蓉北两等学堂",以教育提高国人素质。学堂设在八士镇西街过氏祠堂内,有高级、初级二个班级,并请当地教育家过永伯负责教务,开设国文、数学、自然、英文、体育等课程。辛亥革命后,村镇学校相继诞生,由于其祠堂位于镇之西街,属天下市管辖,一度更名为"天下市国民小学校"。新学德才并重,男女兼收,改变了以前只收男生不收女生的旧规,为教育上一次重大的革新。1927年北伐胜利后,学校更名为"八士国民小学校"。由于学生增多,将桥东双林禅院(观音堂)改建成校舍,成为能容纳十个班级500多学生之完全小学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八士国民小学校"过氏祠堂校舍被日军占领,观音堂校舍被"维持会"占用,所有校产、校具全部失散,使原在校500余学生无读书之所。几经磋商,决定将镇东张中丞庙厢楼改为小学教室,于1939年春正式复课,由过质彬为校长;同时筹建"蓉北初中补习班",其师资在小学教师中挑选兼任,属小学附设初中。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八士国民小学校迁回过氏祠堂为校本部,将桥东张中丞庙内班设为分部。由于形势变化,为急需培养人材出发,由当地热心教育人士过耀桂、过荫桐、过学编等人发起筹建"蓉北初级中学",并由过耀桂、过养默、过守一、过思源、过学纶、过荫桐、过尚先、过逸卿、过省三等人组成校董会,聘过质彬为校长,校址定在过氏祠堂内;小学并入东街张中丞庙内,单独成立"八士国民小学校"。后经数次募款筹建校舍,将过氏祠堂义庄所建的酒厂改为校舍,归中学使用。1947年,由过耀新(东吴大学毕业)接任校长。次年,蓉北初级中学校具有三个班级,专职教师八人,直至解放。
解放后,党和政府接管了蓉北初级中学校和八士小学校,后由"私立"转为"公立"。"蓉北初级中学"更名为"无锡县八士中学校","八士国民小学校"更名为"八士中心小学校"。经几十年投资扩建校舍,增添教育设备,两个学校规模有较大扩充。现在八士中学已成占地50余亩,高中20个班级,初中16个班级,学生1887人规模之完全中学,其过氏祠堂原址已改建实验大楼。八士小学已成占地30余庙有24个班级学生900余人之中心小学校;2000年被授予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04年为无锡县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学校。通过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二所学校目前已成为锡北县有盛名之学校,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社会名人,如冯金茂少将,李浩泉少将;现任大学教授级著名人士如惠国桢、包聚良、过祖源、过晋源、顾安邦、过益先、过振、过启渊、过骐千、过已吉、过兴先、过耀南等;还有不少企业家如过盘荣、过克绍等;高级编辑过桔新,过林清等,人材培出。
至2005年,距过氏祠堂1905年办学"蓉北两等学堂"起,正值百周纪念。祠堂办学是祠堂文化重要内容之一,过氏祠堂办学在八士镇办学过程中在一定历史阶段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其教育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材倍出,后继有人之情景,令人欣慰。现特撰文纪念,并向热心祠堂办学作出贡献之老前辈们致以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