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氏首页 - 新闻 - 博客 - 探古 - 家谱 - 祭奠 - 商务 - 名人 - 宗德 - 图库 - 研究会 - 电子刊物 - 论坛
loading...
新闻日历
“倚盖宗师”过百龄
——发现无锡
时间:2022/3/2 20:04:48 出处:今日头条之情调无锡 作者:转载自今日头条 2365次

   无锡历史上,围棋界的代表人物当属赫赫有名的“倚盖宗师”过百龄。听闻无锡惠山有两处过百龄下棋处,便一路寻了去……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文人艺术,源远流长。这里的棋,指的便是围棋。

过百龄被无锡人从历史的故纸堆里发现,还曾有过一段小故事。据无锡过氏文化研究分会副会长过祖荣回忆,当时,无锡这座城市中琴棋书画中的琴、书、画皆是名家辈出,唯独棋类成了空白。

这时,恰好围棋名家陈祖德来锡,便提起此事。陈祖德就说:“怎么没有名人,无锡有过百龄啊,赫赫有名,不得了的人物!”于是,一个鲜活的过百龄便清晰起来。

惠山“棋盘石”与“种德楼”

如今无锡惠山半山亭还留有两处“棋盘石”遗迹可寻。“种德楼”原址便在锡惠公园后门“过郡马祠”左侧。

锡惠景区后门“过郡马祠”左侧的游客中心即为过百龄开办的棋坊“种德楼”原址所在

沿天下第二泉处通往惠山顶的一条山路一路往上至半山亭,便可觅见“棋盘石”:其中一块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石上纹枰仍完好清晰;另一处“棋盘石”则倚树而设,许是年代久远、风吹日蚀之故,棋盘已经磨损不清了,但仍能大概分辨出石上刻着的围棋、象棋两张棋盘。原来,过百龄偶尔也会下下象棋,据说水平中上,一度被时人称为“双枪将”。

惠山棋盘石

过百龄常在惠山山坡讲解棋谱和精彩棋局,在种德楼传授棋艺。站在半山亭,清风徐来,锡城景色纵揽眼底,棋盘石上一道道印记深深浅浅。遥想当年,就是在这里,退隐无锡的过百龄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清朝顺治年间,无锡秦松龄曾撰文《处士过百龄传》,记载过百龄传奇的一生,收于他的《苍蚬集》中。“锡山过氏宗谱”对此曾全文记载,虽寥寥几百字,却足以一窥过百龄当时的国手风范。

“倚盖宗师”过百龄

无锡一带自古棋风很盛,明朝嘉靖和万历年间就曾先后出现过施显卿、祝万年、秦延焘等名噪一时的围棋高手,称雄一方,但没有出过真正称霸天下棋坛的围棋国手。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的过百龄出世,这才出现了一位结旧开新、继往开来的围棋大国手——“倚盖宗师”过百龄。

过百龄,名文年,生于无锡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过百龄天资聪颖,特别喜欢围棋,而且禀赋惊人。由于他经常观看别人下围棋,八岁就学会了围棋。十一岁那年,他便已经通晓了围棋中的虚势与实地、先手和后手、进攻和防守之间的关系。小小年纪的过百龄棋艺已然不凡,多次与成名棋手对局,也是每战必胜,棋锋所指,十里八乡之间全无敌手。

短短数年之间,过百龄便名震无锡一带,被当地的人们视为“围棋奇才”。这时,有一位名叫叶向高的京城高官,因公务来到无锡。叶向高酷爱围棋,棋艺也极为精湛,当时就有国手受二子(让二子)的水平。

来到无锡后,叶向高久慕无锡自古以来棋风盛行,高手如云,不禁技痒,就吩咐无锡的官员们找位无锡高手前来对局。这个无锡高手便是过百龄,殊料这一交手,原本棋艺不凡的叶向高便连输三局,此战令过百龄名声大振。

于是,有人悄悄对过百龄说:“同你下棋的是位学台大官,你得暗中让他一些,不能全赢了。”过百龄不卑不亢:“下棋不能这样敷衍人家,因为他是大官就去讨好,是很可耻的。假如他真是好官,会同孩子过不去吗?” 叶向高见过百龄棋艺高超、人品端正,十分器重,提出带他一起到北京去。过百龄因年龄过小,便没有去。

又经过几年的锤炼和学习,过百龄棋术大成,打败了江南一带的许多围棋高手和名家,一时间名扬江南。京城的一些王公大臣们便纷纷前来慕名相邀。于是,便有了过百龄与围棋第一国手林符卿那场名动京城的对弈。结果林符卿也同叶向高一样连输三局。

从此,过百龄独步棋坛的时代开始了。

《锡山过氏宗谱》载秦松龄撰《处士过百龄传》

《无锡县志》记载称,过百龄不论远近,只要是好棋手,就要前去与之切磋棋艺,他自己请人来下棋,棋手们都不敢来。他是公认的围棋大国手。几十年间,天下棋手莫不“以无锡过百龄为宗”。

当时,东林党人受到血腥镇压。过百龄见京城政治斗争险恶,便回到无锡精研棋艺,潜心撰写围棋著作。

中国围棋高潮的掀起者

中国围棋在经过唐、宋、明的盛况之后,迎来了围棋史上的另一个高潮,重要的围棋专著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掀起这个高潮的,便是明末清初无锡的过百龄。

过百龄《官子谱》

过百龄的围棋专著《官子谱》、《受让三子遗谱》、《四子谱》都在围棋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又以《官子谱》价值最大,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全面地、透彻地研究围棋收官子的重要著作,被誉为对弈学中的“孙子兵法”。

在中国所有围棋著作中,过百龄的《官子谱》第一次出现了“官子”一词。在官子一词出现之前,棋界一直用“收著”、“收尾”、“残局”等词来表示官子之意。可惜的是这卷《官子谱》在国内早已失传,所幸现在日本已有译本。

《受三子谱》和现藏于南京图书馆的乾隆版《四子谱》

《受三子遗谱》堪称一部围棋教科书。此书由中国围棋史上的重要人物林符卿、周懒予、汪汉年、周东候、汪幻清、盛大有六人审定,校阅者前后共达227人。可见《三子谱》影响之大,传播之广。

《四子谱》则可以说是过百龄一生棋艺的总结,一部受子谱的典范。其中的“倚盖起手式”尤为精彩,至今犹为中外棋手沿用,成为经典!

清朝诗人钱谦益,也就是秦淮八艳柳如是之夫,曾写过《京日观棋六绝》一首,特注明“为梁溪弈师过百龄而作”,其中有“八岁童牙上弈坛,白头旗纛许谁干;年来复尽楸枰谱,局后方知审局难”四句。诗写于清朝顺治年间,称赞过百龄八岁就登棋坛,独步称雄数十年。直待年迈白头还审局、复枰编撰著作。

在过百龄的晚年,还有一次对弈闻名棋界,这便是“过周十局”,对弈双方为过百龄与棋界新秀嘉兴的周懒予,结果两人各有胜负。

高者皆寂寞,所谓棋逢对手,“过周十局”恐怕也是过百龄此生最后一次酣畅淋漓的对弈。

 

 

(责任编辑:过汉城)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线电话:0510-82629001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