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氏首页 - 新闻 - 博客 - 探古 - 家谱 - 祭奠 - 商务 - 名人 - 宗德 - 图库 - 研究会 - 电子刊物 - 论坛
loading...
新闻日历
江南望族,无锡过氏传奇历史(下)
——2016-08-17 天下第二泉茶文化
时间:2016/9/12 9:56:20 出处:过氏文化研究会 作者:虎纹剑兰(转载) 2123次

 

话说江南望族,
无锡过氏,颇具传奇色彩。
今天让我们撩开历史迷雾,
一探过氏的谜底。

 

她的远祖,夏时建祠,有四千多年历史,号称中国第一祠堂。果真如此?

她的先祖,诗称大儒,身任武将,护驾有功。果真如此?

她的无锡始祖,身如温玉,改佛入儒,质美志勤。果真如此?

她的无锡始祖,封地黄潜,随驾吟诗,德传乡里。果真如此?

她的无锡始祖,宅居惠山,墓葬惠山,崇祠惠山。果真如此?

过氏的无锡始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启了无锡过氏的基业;是谁呢?

是宋代徐王郡马过孟玉。

 

................................................................................  

无锡南塘黄藻里

上马石述说着皇家气象

过孟玉从父勤王护驾有功,又德才兼备,宋高宗时,他被选为徐王赵棣郡马,配逍遥郡主。赵棣是宋徽宗的第十四子,被封为高平徐王。宋朝称皇帝的侄女为郡主,郡主的丈夫称郡马,于是,过孟玉称过郡马,被敕封为逍遥郡主爵。

 

建炎三年(1129),过孟玉随高宗巡视江南,途径无锡,他和郡主爱梁溪山水秀丽,风俗淳厚,于是就在惠山安家。后来,清人粱同书有“法天象地,尝水相土”的赞誉。乡人唐鼎元也在《惠麓丛祠咏》中写道:“过宋过郡马孟玉祠,祠即郡马生时宅也。”又吟咏道:“郡马生来善悟人,当年卜筑此山根。生调丝管招佳客,没荐馨香在绿云。”这竹枝词中,“善悟”说他为人、“卜筑”说这是宅居,“调”、“招”说他雅,“绿云”说惠山环境优美。

 

宋高宗又赐地无锡南塘黄藻里,让过孟玉建造宅第。郡马宅第今何在?按地名和清咸丰九年的(1859)锡山过氏二十三世孙过荣光撰写的《郡马公上马石记》可以查勘。

《郡马公上马石记》中说:“昔吾始迁祖郡马公,宋时赐第于邑之东门外柏木桥黄藻里......此地左近有柴巷、洗碗池,稍北又有放马滩,宋时皆隶籍府中......(上马石)规制古雅,石亦坚白可爱,上有二涡如钱大而圆,深约五六分。问其故,则曰:‘年久雨滴所致,殆所谓石久滴玲珑者耶。’因乞诸里老,载石以归而置之漪园门首。”

 

南塘,就是现在的无锡锡山区南兴塘河,位于门楼、黄藻岸北,黄藻里位于南兴塘河以南。根据《东亭镇志》和《东亭地名考》介绍,过孟玉落户梁溪后,在黄藻里建造了有门口标志的宅第,以门楼为地名,地名沿用至今。郡马宫建在门楼西南角,取名南房,后改称南房巷;账房在过南庄;廒间(堆放粮食的仓库)在犁稍泾、李巷;柴巷是堆放柴草的地方,有南柴巷、北柴巷。当时皇家的赐地,北起南兴塘河边的放马滩,南至杨树园南面的木头湾(冷渎港的一段河道名),地辖现在东亭的门楼、柏庄、春星三村和广益镇的一部分。

 

过孟玉居锡山东亭后,曾两次陪驾宋孝宗游幸惠山,并且吟咏随驾诗《再扈从游小山二首》两首:其一道:“中官促召走双骖(can,第一声,驾车的马匹。在两旁的称骖马,在中间驾车辕的称服马),许从游圣泽覃。历览仙山瞻凤阁,径行禁籞(yu,第四声,帝王的禁苑)识龙潭。万方宁谧宜游豫,一曲生平乐宴酣。浅薄承恩愧无补,顾歌风雅继周南。”其二道:“仙阙岧峣紫翠凝,蓬莱楼观喜重登。桫椤树老当金殿,灵璧峰高倚玉绳。辇路苔深龙湫古,瀛洲风静海波澄。分明记得经行处,曾侍君王到上层。

 

这两首随驾诗,原刻石存在严庄(今东亭)祖祠内,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发掘严庄废祠基石时发现。虽刻石已经侵蚀,但郡马公孟玉手迹依稀,秀劲有力。

 

过孟玉的皇家宅第庄园有如此规模,他有才学,又尚风雅,显赫而不失敦厚,他的子孙也无不诚朴笃实,因此,过氏的传承在乡里传为美谈。

 

................................................................................  

无锡惠山山寺左:

过公祠述说着无锡望族

南宋乾道四年(1168),过孟玉去世,享年77岁。宋孝宗敕谕,赐葬龙山马鞍坞。逍遥郡主薨(hong,第一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或封王的贵族。)后,附葬过孟玉墓右。过郡马公墓三百余步,按照左昭右穆的顺序,依次为二、三、四、五世祖的墓地,以后各世就不再葬入始祖墓。

 

过郡马公墓地背靠龙山马鞍坞,气势宏伟,前有石牌坊、石人、石马,石道直通沿山大道。墓道口之西有更衣亭(后改做“圆通庵”)。墓道自圆通庵石道拾级而上,墓园正中为郡马公墓,占八十余亩,下部用条石垒起,上部堆土成半圆形,墓前立“郡马公”等字样的石碑。

 

无锡过公祠,始建于南宋宝佑年间,锡山三世祖过如珍建朝阳庵,是无锡过氏首座家祠,在东亭过孟玉敕赐地坟头湾附近的严庄。东亭过公祠内有享堂、正厅、厢房等,陈列着列祖列宗神位。

 

明末,在八士西镇之南青店弄端,无锡过氏后裔再建过公祠。祠属天授乡,占地1830多平方米;坐西朝东,前有高大墙门悬匾,门槛旁青石鼓墩分峙左右。祠后来逐步增建至五楹三造、大小庭院多处。祠前广场三面用花岗岩石条拦围,还可供人作凳歇息,可容千人之多。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因为八士位于北乡,各支祭祀不便,过氏后裔将惠山过氏故居改宅为祠。祠坐南朝北,三造进深,前有三楹巍峨的墙门房,拾级而上穿过雕梁画栋的垂花门,可见高悬的“宋郡马过公祠”的巨匾,刻有龙凤浮雕的石鼓墩分列两旁。跨过一尺余高的门槛,庭院内有一泓泉池,上架石桥。院内假山耸立,古木参天,花卉四季芳香,灌木常青碧绿。前造享堂悬“南渡褒忠”匾额;左右两间装“万”字半栏;厅堂内方砖铺地,中间供有主龛,庄严肃穆。左首“种德楼”为惠山著名景点;后造寝堂贮藏各巡祖谱,以及先祖遗物和画像。祠占地2280余平方米,规模恢宏。

 

抗日战争胜利后,过氏后裔曾对过公祠进行重修。2005年春,政府对过公祠进行了修复,保留了原有的旧屋,并在东壁发现了五方碑记,多为乾隆年间捐资修复祠堂的芳名碑,上列各捐款先祖的芳名或集体捐款的堂号,现镶嵌在过祠享堂后墙内。

 

现在,当人们来到惠山寺,山门南向,便是过郡马祠。祠有两扇古铜色大墙门,进门便是天井,天井内广植花草树木;经天井进入四开间砖木结构正厅,中间有六扇梅花格式的落地长窗。人们走上三级台阶,在正厅正中上方,抬头可见红底金字的“南渡褒忠”匾额,匾额下是无锡过氏始祖郡马过孟玉公彩色画像,画像两旁悬清代著名书法家粱同书撰写的对联:“胜地有佳山水;善人多贤子孙。”

 

正厅西边屏风上悬挂殉节临安的扶摇公过俊民像,两边有齐彦振的对联:“秉铎有专司,莽莽吴山,一片孤城谁与守;听磐无异志,峨峨惠麓,千秋俎豆尚留香。”东边墙上悬挂着最木公、士恒公、义园公和谨言先生画像以及“过姓之由来”的书轴。西边墙里镶嵌着两块石刻,记载着民国年间修祠捐款名录;墙上悬挂先祖定居图、创业遐想图、锡山过氏宗谱总世系图及山东莱州二侯祠送的书轴等。正厅后面为享堂,右边为厢房,左边为种德楼。

 

享堂正中龛供奉宋郡马过公孟玉,两侧按昭穆分列袝祭明殉难浙江临安令忠节扶摇过公俊民、州同知惠民过公人秀、郡庠生神声远过公能成、布政使理问过公廷栋。享堂左右分列二至七世先祖之神位,各分支派的八世祖之神位,依序列再分派的九世至十六世祖之神位。

 

过郡马祠另有一联,总结了过氏四千年历史,概括了过孟玉“肇基”功业:“古夏禹封过建国,君候刺血东莱,托一十六姓繁衍,绵延四千载;宋高宗钦赐复姓,郡马肇基锡邑,支二十八派传承,祖德垂万世。”。

 

各位朋友:孟玉肇基,过氏绵长。皇族后代、权贵后代、富有后代如何延续辉煌?唐太宗的《戒皇族》,也许可以发人深省——

 

我在位十三年了,出外时从未享受过游览观赏风光名胜的乐趣,在宫中也不敢沉溺于歌舞女色。你们这些人生于富贵之家,长在深宫大院内,作为皇亲贵戚,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每穿一件衣服,则想到养蚕妇人的辛苦;每吃一顿饭,则要想到种田农夫的艰难。至于在听取别人的言语时,一定要冷静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凭着自己的喜怒感情用事。我经常亲自处理各种烦杂的政务,怎么敢因过于辛劳而推辞呢!你们不要讥笑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强就妄自尊大。只有这样才能永久享有富贵,确保一生吉祥顺利。先贤曾说过,敢于触犯我的人是我的老师,一味顺从我的人是我的仇敌。这句话不可不仔细体会啊!

 

权后代、富后代们,好好记住唐太宗这段话啊!

(责任编辑:过汉城)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线电话:0510-82629001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