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平郡过氏的由来
在百度收索过氏起源或者找相关过氏溯源的资料,你会看到有过姓“源自夏朝,望出高平”的说法,很多宗亲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源自夏朝”说明过氏历史的悠久,全面溯源包含所有过姓和戈、柯、任等十六姓氏。而“望出高平”可以说是缩小了过氏的范围、缩短了过氏的追溯历史。意思是,只指明确是同一血统的、有具体原因的、在某个特定时间形成的一部分过氏。其他的戈、柯、任等以及没有族谱明确记载的过氏,虽然是同姓但不能肯定是同一个分支,因此原则上不能称为“高平郡过氏”。
过姓起源于夏朝是指4000多年前的历史,是说夏朝禅封过、戈两国而得姓,由于过、戈二国的国君是同一个父亲,又因在太康失国,后羿、寒浞代夏的争斗中,过戈二姓发展为十六姓氏。因此往往在研究族谱中过与戈、柯、任等十六姓氏混合在一起,很难了解分清各个支派的关联性。单独过姓来说,历经商周秦晋,虽然有很多过姓名人载入史册,但由于过去文明程度很低,没有世系的记录,过姓宗亲自己也分不清世次,因此也就不能形成族谱,也就是说从夏朝到唐初大约2600多年是没有过氏族谱记录的,这是客观事实。
如果从“望出高平”来解释过氏就比较容易了。什么叫“望出高平”呢?一般都认为高平只是一个地方,某个过氏祖先是从高平来的,其实不是这样理解的。相关过氏的高平,是在历史上经过一场战争事件的地方,具体说是在公元882年浙江台州临海过氏出现一门忠烈,成为“名门望族”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现在山西东南部的高平县。这里我们必须先了解一段过氏发展的历史。
广德旧谱云;“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太行令过期始徙建昌(江西抚州),衍派临川,后移汴京(开封)、和县、含山、庐州、安庆、芜湖、广德、太仓以及浙江台州临海、福建等地。”后来浙江临海支派比较有作为。人才辈出,世代有高官,成为名门望族。大约在唐太宗李世民时代前,(公元650年前),二五公讳 元官做光禄大夫。后来临海过氏支派族谱(也就是现在的江西过氏族谱)把元公定为过氏一世祖(主要是因为元公以前的先祖没有世系记录)。
高平郡的故事出自江西过氏族谱记录的第六世祖,讳 肇 字开敏 ,是二五公一脉相承的浙江台州人。据《高平郡考》述:“按始祖,招讨公即太守公。台州临海人也。讳 均,字 德元,又名肇,号 开敏。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策试进士而公第焉,始授泾阳令(泾阳县地处陕西省中部,“八百里秦川”的腹地)。有政声擢(提升)判循州军,随陞西路招讨副使。至中和二年(882年)黄巢成宼(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长安(陕西西安)帝幸兴元檄(xi)(通告)四方讨之,时巢攻泽州陷高平县(高平县位于山西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公奉檄(文)率兵复之、泽之、士民赖以安堵。后车驾还京,左拾遗(古代官职)孟昭图(名字)表公功,封为高平太守。后公致仕,公子庆兴袭封高平尉,此高平之所以郡也。”(作者标点注译)
江西玉川《过氏十修宗谱》说:“叙其后裔所自传,爰稽家乘并征国史,过为夏后氏分封之国,过者其姓,姒者其氏,始於夏,系於周,盛於唐,宋代有传人不可备述。惟我始祖二五公,唐进士授光禄大夫,世居浙东,六世裔开敏公,生当唐季入仕后梁,初授山西泽州高平县尉,继而与子庆兴尽忠著绩,封公为高平郡。公庆兴袭高平尉。吾姓以高平名郡者,实基於此”
六世祖肇公及七世祖庆兴公父子在平定黄巢之乱中一起赴难,当朝追封为高平公世袭高平尉。因为可以世袭高平,肇公子孙及在临海的直系眷属都入籍高平。也因为肇公父子这一功勋使他们的家族后裔(包括一世祖开始的),都叫“高平郡过氏分支”,凡是后裔的族谱都称“高平郡”某地某分支。这就说明“高平郡过氏”是非常有名望的,具有同一血统的,及其他地方(不管是姓过、戈、柯、任)都是代替不了的一个宗族。所有过姓没有更早、更系统、更有名望的过姓宗族历史记录。
那么现在哪些过姓属于高平郡过氏呢?根据考证,高平郡最早先祖是浙江台州人,肇公与长子庆兴公遇难后,还有肇公次子庆隆公、三子庆善公及长孙,即庆兴公之子晋(文明)公等,在高平生息繁衍。据《南丰初修宗谱序》记录,子贞公之子十世祖允直(是嵊州过昱公的大伯),生元中、元和、元龙兄弟三人,“元中奉母归高平”,这说明高平郡公五代以后还是与江西正常往来。但当时在高平的文明公不知道什么原因迁到无锡,五代十国时被南唐徐王赘为驸马,生三子,长子子福公在无锡,由于那时早于无锡孟玉公,无锡还 没有族谱记载,但江西族谱清楚记述有“莲谷公改昆山县令,驸马后裔时相过从,敬呈族谱像图有赞”之说。 驸马文明公次子、三子就是江西开基世祖子贞、子祥二公。子贞、子祥二公出生在无锡、生长在无锡,后来当高官年老时(大约公元980年左右)宦游到江西怃州地区(当时为临川)而定居江西的。当时他们还是认定临海为祖籍。因此江西过氏为可考的高平郡过氏后裔,至今已繁衍有40多代子孙。
江西高平郡过氏最早的分支是嵊州过氏。子贞公之孙昱公早在1051年因到当时的剡县当县令,生前嘱子侄入籍嵊县。至今繁衍了35代左右的子孙,也是现在可考的高平郡过氏。从嵊州迁到东阳、临安等地的也是高平郡过氏后裔。
江西过氏后来的分支主要在省内,特别是玉山分支又有繁衍到浙江建德、开化、遂昌等地的,这些都属于高平郡过氏后裔。
除上述以外的地方也有高平郡过氏后裔的可能。比如台州临海,因为当时临海不局限与现在的临海市,而是包括现在的台州市及靠浙江海边福建省的一小部分地方,从广义上说,靠海的地方都叫临海。根据时间和地方历史沿革的考证,当时的临海很有可能是现在的三门县。
又比如江苏无锡,有可能有很多或者全部是高平郡后裔。乾隆癸亥(1743年),锡山八字桥派十八世孙云龙写有《修谱述言》说:“吾欲联其(族谱)不独吾锡一支也。今谱虽谨集于此,而意不尽于此。杭吾大宗及和州都来自高平,散居于建昌、临川、汴京、含山、庐州、安庆芜湖、广德、大仓、茶陵、莆田、泉州等处,都有陵誌可考、有铭劵可稽,都是吾族也。”按这个谱序描述,现在所有过姓基本上都是高平郡过氏后裔。
无锡过氏之所以不能肯定是高平郡后裔,主要是他们的族谱只能追溯到1130年左右,离过氏高平事件相差240多年,离高平郡过氏最早先祖相差大约500年,从宋高祖南渡(1128年)象贤公、孟玉公护驾有功这个历史以前就没有具体的繁衍记载,因此没有世系可以追溯连接高平郡的先祖。
二、高平郡过氏后裔的流向
过姓是一个古老又少见的姓氏,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但全国只有区区几万人口。如今过姓主要分布在安徽和县、蒙城县,江西怃州市、上尧市,江苏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省嵊州、海盐,湖南攸县、茶陵、安仁等县,河南长葛市、开封市及云南丽江等等。同时还有一个特点,过去有过姓分布的县市一般都相对集中在几个自然村落,直至到现代,因人口流动及工作上的原因才分散更广。
按相关资料分析,现有的过姓人都是2000年左右的同宗同族,但多数地方的过姓没有记录宗族历史或者族谱失传。目前可考的只有江西过氏族谱能够追溯1300多年的历史。浙江嵊州的过氏能够追溯近1000年的历史(过昱以上的待考)。江苏苏、锡、常过氏能够追溯近900年的历史。其他地方过氏族谱基本失传或者是最近才重新建立的。
根据现有的过氏历史资料,包括族谱、谱序、文考、墓志铭等资料都可以证明现在的过姓,不管现在在哪个地方都有直接或简接的关系,都有同祖同宗的可能。这里我介绍一下高平郡一部分过氏后裔的流向。
从高平郡历史事件以后,七世祖庆兴公还有弟庆隆、庆善、庆德、庆成、庆佳五公,庆兴公之子即八世祖文明、文显、文復、文用等先祖一开始都在高平生活、繁衍。族谱记录大部分卒后俱葬高平。但七世祖庆成公 讳善兴,迁居常州,曾任湖广孝感县令。庆佳公 讳佳兴,迁居绍武。庆成公之子八世祖文復公,曾任湖广长沙刺史(也应该为常州籍)。庆兴公长子讳 晋 字文明,迁江南无锡县,五代后,徐王贅为驸马。徐王就是五代十国的南唐烈祖李昪bian (公元888~943年),李昪初名徐知诰,江苏省徐州人。少年时为孤儿,被五代十国的吴国武帝杨行密收养,后被吴国大臣徐温收为养子,改名徐知诰。文明公至唐明宗同光四年丙戌(926),以子贵显,敕封尚书。文明公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的姑夫,《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
按《高平郡过氏历代源流世系》记录,文明公在无锡生三子,即子福公、子贞公、子祥公。但根据《过氏得姓流源总序》说有四子:“晋公之子讳星辉者,官承务郎;讳日辉者,官知河南县事;讳子祯,官朝议大夫。讳子祥,官朝散大夫。都由南唐入朝而当官于宋朝,与徐铉、张洎并为宋太祖所录用”。这里说的子福公或者是星辉、日辉公,在江西族谱上没有具体记录,但应该是在无锡,在无锡一定有后裔繁衍生息。
据《建昌开基祖考》“六世祖太守公之曾孙伯璿公,讳子祯,生五代后汉,至宋太祖开宝元年,诏试贡举,王祐嘉公策合格,登进士,先任巡宰,陞授秘书丞,继出宰剡县(?),多德政。子祯弟 讳 子祥 字伯玑,仕宋诰授朝散大夫,文章节义高呼一世”。江西《玉山分修族谱序》记述:“我族旧籍浙之台州临海,自太守开敏公四世孙子祯子祥公兄弟宦游到江西卜居南丰(建昌开基祖世就是江西第一始祖子祯、子祥二公)。子祯公与子祥公虽然祖籍临海,但都是在无锡出生长大的,后来都当高官,快到年老时宦游到江西定居。他们兄弟年老为什么不在无锡或者不回临海及高平?根据《徐王驸马晋公传》说,“子祯历官浙东,厌浙俗轻儇,而鲜实行,遂揭家卜居建昌之南丰”。但后来他们的子孙有去高平的,又有去无锡的,而大多数都在江西生息,到现在已经繁衍四十多代子孙,而临海就没有后裔可考了。
子祥公一个儿子讳 秘, 有《宋进士任苏州尹秘秘公传》述:“过公讳 秘 南唐朝散大夫子祥之子,徐王知诰驸马晋之孙,朱梁(五代后梁)高平郡公肇之曾孙也”。江西家谱记录秘公有四子,政、先、及、相。而政、先迁徙到很远的地方,实际上就是苏州,因为当时秘公受宋命任苏州尹,政、先二公因幼小随父迁苏州,而及、相二公有可能出生苏州。秘公四子中,政、先二公在江西谱上生终失考,有可能入籍苏锡,而及公之子过源出生苏锡,非常出名,年老时才回旧籍临川。
根据上述分析大约在公元900年左右,七世祖庆成公从高平迁居常州,八世祖晋(文明)公迁居无锡,早于无锡孟玉公200多年,后来秘公之子十一世祖政、先二公又迁苏州,因此苏、锡、常过氏很可能都就是高平郡过氏后裔。
关于“高平郡”过氏的流向,从现在有谱系可查的,以江西为主,除最早十一世祖过昱从江西到嵊州外,后来也有从江西繁衍到浙江开化、遂昌、建德等地的分支。
江西《怀玉过氏字派诗》就是从“高平郡”开始的。
怀玉过氏字派诗
元公五代派:
恭宽信敏惠
历代字派:
开庆文子允 元叔公善从
仁德孔大孟 昭伯昌学荣
闻周逢景运 惟明永乾坤
念初膺承武 继起尚图龙
疏秀宗儒训 贤俊益广生
洪勋传后嗣 万世宠皇恩
先烈隆千禩 芳兰愈奇珍
高厚赓悠久 长享国家旌
摘录自高平过氏民国甲子(1924)年老谱
三、高平郡过氏后裔的杰出代表
关于过源,无锡族谱有一篇《文明浩齐过先生实录》——临川世祖。“先生名源,字道源,号浩齐。先居浙东高祖子祥公徙怃州下鹿。源父名及,以学行为世所宗,著有文集二十余卷及《孝弟录》《神龙恭》等书。仁宗景祐三年丙子(1036年)三月九日夕,及梦赐以玉图,书文曰:继孟演源。既醒言于妻,妻梦亦如之。竖午先生黄光,映壁二日。左手有文曰:源遂命之。曰源先生五岁不能言语,步行父抱之教古诗赋,点头若心喻者。六岁七夕忽然能诵父教的古诗,不遗一字,举家惊异。自是日记万言,尽以为尧曻。忽自省问其父:圣贤之学何学?父说心学也。问何古多而今少?父说,没有古今之分,是人为之。则等于是笃志圣贤之学”。 过源的《浩斋过先生语录》被收入为《四库全书》子部,《语录》被收入《全书》并有关于音律的论述。 乾隆丙戌(1766年)无锡家谱有《续修过氏后裔流芳传》,过源被列为首篇。过源时期比无锡过氏族谱祖源记载还要早100年左右,可见他的声望之高。过源与过昱都是宋初同时期的人,按高平郡谍谱过昱是十一世祖,过源是十二世祖。
根据江西《高平郡过氏源流世系谱》记载,过昱是江西南丰湯溪子祯公之孙,允训(子祯公幼子)之子。宋仁宗戊寅宝元元年(1038)年)举进士,初任黄州黄岗县尹,后为剡县县令升都官郎中,著有《孝友集》,因此宋勅封孝友。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昱公是一位孝友的典范,传说对父母极孝,“母亲去世,他刻木为像来纪念;父亲去世,他几天水浆不入口。”昱公虽然不是高官但政声卓著,在嵊县县志及过氏族谱中都有明确记载。嵊州【报恩寺】就是为其在当时剡县令的政绩而建,寺内至今有刘彝(1017-1086进士福建人)《悼贤》诗碑记可考:“良田十倾接晴烟,曾假过侯救旱年。俸麦一年开德济,流民千里可生全。人嗟逝水今亡已,俗感遗风尚泫然。独对老僧谈旧事,斜阳春色漫盈川”。所谓“都官孝思(过昱)、浩斋力学(过源)”祠联就是高平郡后来世祖杰出代表的概括。是弘扬过氏优秀文化的典范。当然在江西后来的世祖还有很多出名的先祖。我在嵊州《报恩寺重建感言》诗中写的“漫漫长河谈祖先,浩斋力学扬临川;都官孝思过世祖,‘俸麦一年’成古典”诗句就是颂扬过昱和过源二公的杰出贤能之意。
四、过氏同祖同宗分析
江西族谱有一个重要文献《过氏得姓流源总序》,它不但肯定了过氏得姓于夏禹所封的过国,也清楚说明了姒邰下面的斟鄩氏为过、戈始祖。该《序》说明“历殷、周、秦、汉时代,祖宗流源不能仔仔细细考证,而子孙一直以国为氏,不敢改变他姓。”“如果要认真研究得姓的由来,必须实事求的考证过去的历史,不能随随便便下结论。故今远稽近考,不敢少略,亦不敢他援(用其他谱为依据),必求其确可信,以补昔人谱牒之所不及(错误的地方),而为千秋俎豆之光焉(修好族谱就是永远在敬俸祭祀祖宗一样功德无量)。真正可以确定为祖的是唐朝的光禄大夫,讳元,开始尊为第一世祖,示敬也。”
《高平郡过氏源流世系谱》是根据上下历史有具体记录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唐朝光禄大夫二五公讳 元为一始祖(唐朝高宗时期),高平郡公,讳 肇是第六世祖、肇公之子庆兴公是七世祖、无锡文明公为八世祖、子祯、子祥公为九世祖,也是江西南丰的开基始祖,江西过氏繁衍到现在大约40多代,家谱一直保持完整可考。
高平郡十一世祖昱公1051年从江西到当时的浙江剡县任县令,嘱子侄入籍剡县,因此尊奉为嵊州系过氏的开基始祖。至今最快的也繁衍到35代以上,家谱基本可考,但在昱公之前的族谱存疑性很大,本文在后面继续讨论。
江苏及安徽等地由于历史原因,应该同宗同族于高平郡,遗憾的是没有先前的记载。比如无锡族谱只有追溯到宋高祖南渡(1128年)时期,离高平郡时期(882年)相差240多年。其实从上述历史可以看出,高平后裔与无锡有很深的渊源,江西过氏开基世祖虽然说祖籍浙江临海,但都来自无锡。临海先祖到高平以后,很多后裔入籍无锡,又往返于高平、江西,都有根源所在。
根据上述高平郡流源分析,大约在公元900年左右,七世祖庆成公从高平迁居常州,八世祖晋(文明)公迁居无锡,早于无锡孟玉公200多年,按推算可以繁衍子孙七八代。如果按世系计算,从高平郡时代到现在,江西、嵊州、无锡过氏后裔繁衍的世系是基本相同的。因此也可以说明无锡过氏应该就是高平郡过氏后裔,与江西、嵊州都是同祖同宗。
上面已经说过,乾隆癸亥(1743年)春,锡山八字桥派十八世孙云龙写《修谱述言》说;“吾欲联其(族谱)不独吾锡一支也。今谱虽谨集于此,而意不尽于此。杭吾大宗及和州都来自高平,散居于建昌、临川、汴京、含山、庐州、安庆芜湖、广德、大仓、茶陵、莆田、泉州等处,都有陵誌可考、有铭劵可稽,都是吾族也。”而江西《高平郡过氏流源总序》也有这样的说明“曰吾宗之得姓,端自有夏几四千祀矣。而郡曰高平,则以高平肇为始祖,固不谬也。闻高平之子孙,有居陵者、有居七闽者、有居河南北者,吾不能悉记”。无锡云龙公在一篇敬书中还有“肇基锡邑、创业南塘”的题法,“肇基”就是高平郡肇公之子庆成公,及孙晋公繁衍了后裔;“锡邑”就是在无锡这个地方;“创业南塘”指有一个分支后裔在无锡南塘发展。
还有一个共同点,江西高平郡过氏族谱和江苏苏、锡、常过氏族谱都同样清楚记述最早先祖为夏朝姒邰,过姓来自夏帝禅封的,以姒邰之子旻灌为国君的过国。这两个族谱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形成,又与山东省莱州市古过国的文化内容高度吻合,这说明江西与江苏的过氏族谱是非常可靠的。
古过国是4000多年前的夏朝,在一个叫过邑的地方建立的诸侯国,因此叫过国。过国的范围就是现在莱州市为中心的山东半岛。莱州市在古代也叫掖县,现在还保存着我们先祖旻灌、旻浔国君等四个列祖的古墓,有“过灌过鄩遗烬”石刻字迹,是“中国古墓之最早”;古墓旁边还建有“二侯祠”,内有旻灌、旻鄩先祖塑像,陈立着《太古宗支谱》及《莱丘铭》等重要文献。“二侯祠”也是中国最早的宗祠,称“中国第一祠”。“过氏古老亦少见,君知上下四千年?禹封姒邰立过国,且看古迹留掖县。”就是对上述历史的写照。
根据多方面的资料考证,凡是现在保持过姓的,很有可能都出自高平郡支派,属于同宗同族。可惜很多地方只有零散文考佐证,没有系统记录,这就是族谱失传的遗憾。但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如果全国过氏宗亲通过努力,还是能够把各地的过氏文化挖掘收集起来,那么全国过姓人氏可以建立一个《高平郡过氏大族谱》。在中国,我们过氏文化的意义非常重大,在学术上如果能够把过氏文化挖掘、收集完整,能够填补中国夏朝文明历史文化的不足,进一步证实夏朝的真实存在。
五、嵊州系过氏族谱的研究
根据嵊州《剡西世甲科过氏宗谱》和《金潭过氏宗谱》等多个族谱记载,嵊州过氏最早先祖为昱公,源自江西,因1051年昱公到当时的剡县做县令,而子侄入籍嵊县,尊奉为嵊州过氏一始祖,这都被嵊州过氏后裔认同的。按照江西高平郡过氏族谱记载,昱公为高平郡过氏十一世祖,祖父是江西开基始祖,也是高平郡过氏九世祖子祯公,父亲是子祯公七个儿子中最小的儿子训公,因是允字辈叫允训。这是被现在江西过氏各个分支清楚记载着的。
追溯昱公以上先祖,九世祖子祯、子祥二公旧籍浙江临海,但出生在无锡并在无锡长大,前面说过是后来当高官年老时,宦游而定居江西。子祯、子祥二公的父亲为八世祖,讳晋 字文明,是高平迁无锡的,“五代十国”时被南唐徐王赘为驸马。
七世祖、六世祖就是高平遇难的开敏(肇)公和庆兴公父子,他们为当时朝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过氏宗族创立了“望出高平”的辉煌声誉。
在六世祖以上还有五世祖世德公、四世祖景班公、三世祖美材公、二世祖致政公等等,都是高官。一世祖讳元,叫二五公,官至光禄大夫。如果嵊州过氏追溯江西以上先祖,从昱公起只能溯源十一代。这些先祖现在在江西各个过氏分支中都有清楚记录,并有很多个文献、传记可以得到佐证。
但是根据嵊州过氏现在保存的族谱所记载的世祖,按世系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朝,而以夏朝历史负面人物寒浞为得姓始祖,到现在已繁衍了130多代子孙。但是有90代无从靠证,因此在这里特别提出研究讨论。
(一),过昱公以上的先祖不正确。嵊州过氏的主要错误是昱公以上的先祖偏离了高平郡过氏的流源,上面已经说过,按高平郡过氏流源,昱公以上只能追溯10代世祖,先祖旧籍为浙江临海,望出高平,经过无锡后迁江西。目前主要后裔繁衍在江西、嵊州等地。这个流向在江西总谱和很多分支族谱上,都有比较详细的记录,而且在无锡等地方过氏族谱上也可以得到佐证。
但是如果按嵊州族谱,昱公以上先祖都是与江西族谱不同名讳、不同出生、不同祖籍、不同官衔的,单在江西,昱公以上有“15代先祖”、再往上河南有“35代先祖”、再往上山西平阳徙高平还有“38代先祖”,明确记载是寒浞后裔。按这样追溯,昱公以上出现了另外一个祖系,这个祖系不是高平郡的后裔,师出无名,也就是说在全国4000年来找不到除嵊州过氏以外的任何分支。按基本常理,如果说嵊州过氏在昱公下面到现在繁衍了30-40代后裔,那么昱公以上到山西有88代先祖,肯定有其他很多地方的后裔存在。我们现在不追溯更加久远的年代在河南、山西的先祖,就在江西昱公以上“16代”说,为什么找不到一支寒浞的后裔呢?
(二),按嵊州族谱,在昱公以上88代世祖,除自己的族谱外,没有一个先祖可以从其他地方得到考证的。先祖的出处、时间、官衔等都互相矛盾,不符事实。比如按嵊州族谱描述,“五世祖君明公”为“山西平阳徙高平”的开基世祖,“事驾辅帝”。“六世祖仪浦公”官为“高平大司寇”。我们暂且不否定这二个“先祖”的存在,如果按时间推算这二个先祖大约是公元前1840-1810年左右的人。而山西平阳的地名在汉代才出现,最早的西汉也要从公元前206年算起,因此要迟二个先祖1600多年。而高平县在北魏永安二年即公元529年才建立,迟二个先祖年代2300多年。因此可以说平阳、高平的地名与时间是完全不符事实的。再说平阳地名与高平地名的出现相差700多年,同一个先祖怎么可能预先从平阳迁到高平呢?同时又说“六世祖仪浦公”官为“高平大司寇”,当时没有高平那来的“高平大司寇”这个官呢?还有现在的山西虽然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考古学家说在这片土地上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但山西这个地名在元朝公元1206年以后才出现,山西省在清朝才建立,我们嵊州过氏明朝的老谱《序》就没有“山西”二字,因此把这些地名用到公元前1800多年时期,说明族谱最早也只能在清朝才能够编写出来。在嵊州族谱中还有很多不符合实际的地方不必一一说明。
(三),关于追溯夏朝寒浞为最早先祖是是嵊州系过氏的耻辱。纵观全国过氏,特别是江西、无锡两个大支,都以夏朝姒邰为先祖,以禹封过国为得姓祖源,唯一我嵊州系过氏族谱把夏朝负面人物、追奉为先祖,这是嵊州过氏先人修谱的一个严重错误。
当然,尽管嵊州族谱存在祖源问题,但是嵊州系过氏从1051年以后开始繁衍是肯定正确的,是高平郡后裔也是肯定的。嵊州过氏的起源应该比无锡要迟,但族谱的记载还是比无锡早100多年,而且可以根据江西祖谱追溯到唐朝大约公元800年前,至今能够确认1200多年的血统祖先,这是嵊州宗亲的欣慰和骄傲,可惜嵊州过氏族谱中的祖源至今拜寒浞为祖,不能正本清源。
嵊州过氏族谱我认为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根据多方面的考证,大约开始于清朝以后,我们的近代先人,有可能在某个时期曾经有过族谱遗失,否则,一定有历代修谱的记录,在过去不象现在的信息时代,一旦族谱遗失是很难来弥补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过去先人文化普遍很低甚至没有文化,有些地方修谱是请专业人士编写的,比如根据嵊州尤家村过氏宗谱手抄本记载,有一次修谱是明朝嘉靖三十年,由长乐钱珀编写。先人修谱一般只重视当时自己家人是否入谱,并不关心更早祖源的正确与否。不知者不怪,但是我们现在的后人,特别是那些关心族谱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并说在重视研究和编写过氏文化资料的人,我认为是否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认真的来研究讨论一下,还嵊州过氏先祖的本源呢?
从现在来说,高平郡过氏文化,江西系的族谱历史最长,内容最丰富、最完整。对相关的宗族祠堂、祖墓等古迹也有很好的保护,而且也保持着很好的修谱传统。江苏以无锡为中心的过氏文化从孟玉公以后的历史文化也保护得很好,特别是当代,成立了专门的过氏文化研究会,对江苏系的过氏祠庙、族谱进行了全面的整修,传承发扬过氏文化比其他地方更好。
作为嵊州的过氏子孙,对于自己的宗族文化已经面临非常紧要的保护和传承时期。“昔韩魏公有云,谱谍不修谓之不孝;不修则逸,不慎则讹;尤罪也。”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再不修谱、修祠,那么我们嵊州过氏文化就无法继续传承,我们的后人就再也无法知道自己是第几代的过氏子孙,同时代的宗亲也不可能分清谁是长辈,谁是后辈,“人伦之光”就会荡然无存。
实际上嵊州过氏宗族文化在解放前的传承发扬也是很好的,过去过氏集中的地方,几乎每个村有祠堂、庙宇、祖墓并保持每年定期祭祀,也一直保持修祠修谱的传统。至于嵊州当代过氏文化不能很好的保护传承主要在于二个原因。
一个是嵊州过氏原来主要分布在剡西的长乐江上游。由于1958年建造南山水库,除尤家村外的几个过姓村全部迁移,所有文化古迹被拆除、所有祖坟、古墓被淹没、所有宗亲被分散。而且当时正遇三年自然灾害,加之国家“大跃进”发“五风”,天灾人祸至使宗亲吃米糠野菜度饥,所有经历之人至今不堪回首,哪有人能够保护宗族文化。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是1966年开始十年“文化大革命”劫难,“破四旧,立四新”把几百年前传下来的族谱、文献都付之火海,一些宗族词堂、庙宇等毁于一旦,严重影响宗族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至今已经有50-60年的宗族文化失传,看不到一些形象的,物质的宗族文化。过去的族谱、文献等资料大部分遗失。特别是当代的年轻人,已经淡化了宗族文化,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多年来嵊州很多族人也希望宗族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比如正南(已故)、雪南、过勉、贤兴等族人,很多年之前就编写了《过氏溯源》。贤兴宗亲也写有《过氏究源》,还整理续修了《宅前过氏第二十七世祖明标公分支家谱》。尽管写的内容存在一些问题,但对过氏文化的关心是必须肯定的。嵊州尤家村前些年也重新修了过氏祠堂,特别是去年2014年在很多族人捐款赞助下,重建了【报恩寺】。
但是这里我要特别提出,我们不管修谱、写书,或者立祠、建庙都要重视研究,所做的必须符合相关的历史学、社会关系学,哲学等基本原理。正确的,优良的宗族文化要传承发扬。错误的,消极的应该更正排除。特别是不能按主观想像来写作或设计。比如我们2014年新建的“报恩寺”,它的文化主题是“感恩、纪念过昱县令”,也是嵊州地方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不是“感恩、纪念过氏世祖”。 “报恩寺”是当时剡县地方子民崇拜过昱县令的庙宇,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人们对前“报恩寺”的淡化,“报恩寺”的建筑几近破损败落,都是我们过氏后裔承修的,这是我们过氏子孙的孝道,就宗族来说,理所当然。但我们后代应该把“报恩寺”始终保持过昱县令独尊的地位,弘扬他为民造福的光辉政绩。历代修缮没有改变这一设计,但这次改建增加其他先祖塑像有悖初衷,性质由社庙变成了家庙,这是一个错误。
族情是中国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人文文化元素。每个人首先考虑的是家庭因素,每个人都是父母生的,祖祖辈辈是每个人的本,是每个人的源。不忘本、不忘源是一个人的道德基础,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根本。现在的人都认为同姓就是同一个血统同一个祖宗,因此我们不管在天涯海角碰到一个不认识的同姓人,就可以认为“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就是族情表现。一个忘本的人,连自己的祖源都不关心的人,过去说是一个不肖子孙,现在说就是一个没有信用基础人。
过去,族情文化的含义在于“尊祖、敬宗、妆族”。现在可以解释为“尊祖、敬宗、树人”。培养人才首先要有尊祖、敬宗之德。作为当代的嵊州过氏子孙,我们要把正本清源,护祖尊严;建祠立庙,定制祭祀;考祖修谱,撰传编训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做,只有代代相传,才能继承弘扬宗族文化。希望我族子孙团结共愿,为传承过氏文化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造福于子孙后代。
嵊州系过氏三十一世孙法松撰写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