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氏首页 - 新闻 - 博客 - 探古 - 家谱 - 祭奠 - 商务 - 名人 - 宗德 - 图库 - 研究会 - 电子刊物 - 论坛
loading...
新闻日历
过氏家族与宋氏家族的渊源(续)
时间:2016/3/17 11:39:18 出处:过氏文化研究会 作者: 4966次

    过养默(1895—1975)是无锡人,早年就读于上海某公学,后来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是考取第二批庚子赔款的公派留学生,他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读研究生。按照西方人嫁女儿的惯例,霍布鲁克太太为他们操办了婚礼。他们的结婚照片就是在这栋老宅的大门前拍的。照片上还有格瑞斯?沃?霍布鲁克、玛丽?卡波特(毛利阿姨)、格瑞斯?霍布鲁克太太,还有特地从米尔顿赶来的罗伯茨牧师。1918年11月18日,他们在波特波罗一栋教堂举行基督教结婚仪式,并在镇政府登记。时隔将近百年,这些原始记录都完好地保存在波特波罗镇政府的档案里。
    过养默早年在上海求学时的同学胡适、唐山交大同学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薛竹秉(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吕彦直(南京中山陵设计师)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也经常参加哈佛同学会的活动。
    过秉忠是牛惠珠和过养默的儿子,取名“秉忠”,正是为了纪念当年送孩子们来来美国培养的大功臣温秉忠。我:过秉忠因其外婆倪氏和宋庆龄之母是亲姊妹,所以他称呼宋氏三姊妹为表姨妈,称呼宋子文三兄弟为表姨舅。 有张照片是他在1980年从英国回大陆探望寓居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时,和她的合影。1988年他又从香港飞往台北去看望三表姨宋美龄。当时宋美龄曾送他一张6寸的照片留念。
    过秉忠出生于1921年,江苏无锡是他的祖籍,曾在主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毕业。身高在一米七五左右,爱穿系着纤色领带的灰色西装,一副金丝边眼镜,虽然年逾古稀,可身板结实。有那种英国典型的绅士味道。他爱下围棋,曾经得过英国围棋的冠军。他的另一个业余爱好就是跳交际舞。
   来到上海,过秉忠发现国外司空见惯的鲜奶油蛋糕难觅踪迹,多半是人造奶油蛋糕,而旧时上海随处可见的小咖啡馆,都无从寻觅。
秉持创造一个属于上海市民的蛋糕西点品牌,创造真正属于上海的甜蜜味道的理念,一个品牌的传奇也就从那时开始。1986年1月,过秉忠与静安商委成立红宝石食品厂。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首次访华。受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委托,红宝石蛋糕点为女王定做了一个三层蛋糕,蛋糕中间写着女王称谓的缩写“ERII”,左边有一面英国国旗,右边有一面中国国旗,寓意中英友好关系。


很多上海人对这块名叫红宝石“鲜奶小方”的蛋糕一见倾心。而这段倾城之恋,一恋就是30年。过秉忠身为北京中英合资“红宝石”旅游食品有限公司英方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加入英国国籍后回到中国。
   过秉忠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英籍华人。实际是宋庆龄的娘家倪氏家族的后代,其母亲叫牛惠珠。1907年9月,位于美国的著名望族霍布鲁克家收养了一批来自中国的10岁左右的孩子,是宋庆龄、宋美龄姐妹和牛惠珠,过了些年牛惠珠的哥哥牛惠生也来到美国。这批孩子是表兄妹,他们的母亲是倪氏亲姊妹。
    牛惠珠的父亲牛尚周(1861—1917),是被李鸿章等晚清洋务大员送去美国留学的首批幼童之一。那张临行前在轮船招商局前拍摄的著名合影中,他就是第一排最右边的那个小萝卜头,当时才11岁,是个孤儿,牛尚周后来娶了倪桂金,生育了牛惠霖、牛惠生、牛惠珠等子女。牛尚周的收入并不高,但是他和倪桂金两人共同的信念是,无论多么艰难,都要让四个孩子出国留学,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夫妇俩含辛茹苦的努力下,他们的大儿子牛惠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次子牛惠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大女儿牛惠珠在霍布鲁克家族的帮助下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小女儿牛惠珍毕业于英国卡尔顿女子学院。这些儿女回国后即成为当时医学界和教育界的精英,实践了牛尚周夫妇“知识救国,教育为先”的崇高理念。
    1907年已是江南制造局官员的牛尚周,把女儿牛惠珠送去美国留学,不过不是公派,而是“投亲靠友”。监管公派留学生的官员温秉忠,也是当年的留美幼童之一,是牛尚周的好友,1900年娶了倪家小妹倪秀珍后,他们遂成为连襟。宋庆龄、宋美龄姐妹同样作为倪氏家族的人,其父亲宋耀如很早就在找机会想送她们出国,现在机会来了。所以,这批倪氏家族的孩子,就搭了温秉忠公派出国的顺风车,一起来到了美国。
    1907年6月,温秉忠带领着18个中国学生从上海出发,到达美国华盛顿。15个官派学生之外的11岁的牛惠珠,是上海裨文女校(又译布里曼奇教会女校)派来的。裨文女校创办于1850年,是上海最早的女校,现为上海第九中学,同行的还有10多岁的宋庆龄和刚10岁的宋美龄,他们一同随姨夫温秉忠去美国留学,所不同的是,宋庆龄是公派,而宋美龄是自费。除了接走了牛惠珠的霍布鲁克太太,还有J.C.强森夫妇,他们是上海裨文女校校长夏洛特?强森的兄嫂。霍布鲁克太太的姐姐玛丽?卡波特小姐(即毛利阿姨),他们都在牛惠珠、牛惠生的留学生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宋庆龄、宋美龄、牛惠珠、牛惠生这4个孩子度过了在霍布鲁克家一同成长的美好岁月,相互间感情非常深厚,长大回国后各自发展,相互帮助,都发展成为各领域的名人。我:牛惠珠在美国从小女孩成长为中学生、大学士,直到结婚生子。前后13年中,霍布鲁克太太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着她。11岁的牛惠珠在刚刚到达美国之后,不久就幸运地融入了这个文学氛围十分浓郁的家庭,这与她后来在哈佛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和世界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
“夏家”里有佛蒙特州的第一座网球场,霍布鲁克家的孩子们和牛惠珠很早就学会了打网球,因而在学校里都是网球好手,参加过各大学之间的网球比赛。牛惠珠还曾经拉着表妹宋美龄(当时在波士顿威斯理学院读书)的手,课余时间一起练双打,可惜表妹的网球技术不精,没能参加比赛。
  牛惠珠从11岁到美国留学,直至1920年回国,她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霍布鲁克家族无私的支持和培养。牛惠珠在美国的留学经历确实非常幸运。从米尔顿公学、剑桥女中到拉德克里夫学院(哈佛女子学院),每一个学习阶段,她进入的都是美国最好的学校。
拉德克里夫学院成立于1879年,是哈佛大学附设的女子学院,也是常春藤七姐妹学院之一,首届只招收了27名女生。1999年,拉德克里夫学院与哈佛大学合并,不再独立存在。现在成立的拉德克里夫高级研究院,是与哈佛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平级的研究机构,汇集了世界上著名的女权运动的研究人员在此工作。
   1914年至1918年,牛惠珠在拉德克里夫学院学习时,恰好是美国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在校四年里,她曾担任哈佛中国同学会的副会长,会长是周启邦,哈佛同学包括杨杏佛、唐腴胪、温毓庆、宋子文等。根据校报记载,牛惠珠经常组织和参加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政论演讲等活动,在校园里十分活跃,是名副其实的“哈佛女生”。
“哈佛女生”是个代称,在当时美国社会的语境里,专指在哈佛或常春藤七姐妹其他院校学习的女学生。她们是争取妇女选举权利的活跃分子,曾脱下高跟鞋和蕾丝袜,走进工厂和贫民窟做社会调查,开办夜校以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并在各大报纸上发表文章,呼吁社会关注妇女地位和政治待遇。
   当年,由牛惠珠组织演出的自编舞台剧《唐僧游记》,演员阵容强大,其中不少人来自外校,后来都成了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
牛惠珠和过养默的婚礼,也是霍布鲁克夫人给操办的。这栋老宅里至今还保存着他们结婚时的照片。

 

(责任编辑:过汉城)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线电话:0510-82629001
loading...